打造网上国际投资促进平台 致力于中国投资促进事业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开发区新闻 > 文字新闻
云阳:传统民俗变非遗 文化自信富民心
发布时间:2023-07-19    来源:华龙网

  乡村振兴,不仅要塑形,更要铸魂。在云阳县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公示中,全县31个项目中堰坪镇上榜15个,对堰坪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统性保护、创新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,极大增强了干部群众的文化自信。

  保护传承是第一要务

  “‘三十的火,十五的灯’在长滩河两岸群众中广为流传,一直以来,我们这都有正月十五(元宵节)点灯的习俗,到了晚上,可见长滩河两岸灯火通明。”纸扎技艺非遗传承人王志军介绍说。“现在,像傩戏、车车灯、永谷河说书等项目,新一代年轻人根本不知道,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,很快就会失传。”王志军坚定地说。

  堰坪镇党委高度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工作,组建工作专班,协调链家文化馆专家和知名作家,到镇进村实地走访,广泛调查历史文化资料,寻找非遗传承人,通过申报非遗项目,鼓励非遗传承,让民俗文化代代相传,成为堰坪人民精神谱系之一。民俗文化变非遗,群众文化自信强起来了,在街头巷尾,讨论传统民俗文化、传统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多了,传统民俗、传统技艺再次呈现在人们面前。

  文化赋能是第一动力

  在曲溪村龙门滩农旅综合体项目地,炒茶师傅正在熟练地翻炒茶叶。这一技艺被称为永谷河茶传统制作技艺,也是本次非遗项目之一。一直以来,人们关心茶的口感和品质,却很少思考炒茶制茶工艺。

  “永谷红茶采制工艺精细,采摘永谷河一带野生茶树一芽二、三叶的芽叶作原料,经过萎凋、揉捻、发酵,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,香气透发,然后进行文火烘焙至干。红毛茶制成后,还须进行精制,精制工序复杂花工夫,经毛筛、抖筛、分筛、紧门、撩筛、切断、风选、拣剔、补火、清风、拼和、装箱而制成。”老一辈提到永谷河茶,赞不绝口。

  镇党委得知曲溪村曾有一片优质茶园后,主动联系龙门滩农旅综合体项目老板,亲自到现场查看并采摘试喝,双方一拍即合,很快就合作关系达成一致。现该茶园已被流转盘活,并聘请30余名村民对茶园进行杂草清理、剪枝等管护,荒茶展新颜。

  “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,一方面可以增强群众自信,另一方面,我们将非遗技艺融入产业发展中,通过讲好非遗故事,提升产品的附加值。”堰坪镇主要负责人说。

  文旅融合是第一目标

  保护和传承不能只是几个传承人知道,还要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,在传统节庆、重要节点,把过去民俗节气盛况重现,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,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产业,让群众能增收致富。

  “过去,我的竹编一般卖10元、20元一个,现在通过申报非遗项目,我的竹编知名度也提高了,订单多了,价格也提高了。”堰坪竹编非遗传承人卢春山高兴地说。

  下一步,堰坪镇党委将加大保护和传承力度,组织非遗传承人定期研究非遗传承事项,积极链接专家资源,广泛动员群众参与,讲好非遗故事,努力将非遗文化融入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中来,通过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,让传统民俗、传统技艺升级蝶变成集品非遗小吃、购非遗产品、逛非遗节会、观非遗表演的非遗文化产业体系,让非遗文化成为堰坪群众的致富门路。

上一条:“五心”聚力打造多功能“党群之家”
下一条:李茂涛主持召开县政府第37次常务会议
与我们联系
  • 联系电话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传  真:+86-0512-53660867
  • 邮  箱:info@investchn.com
Copyright © 2015-2024 InvestCH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 版权所有:投促中国